导航痕迹 当前位置: 首页 学院概况 专业介绍 正文 扫描二维码,分享文章内容 2018版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来源: | 作者: | 热度:520 | 打印 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、专业名称与代码 专业名称:广播电视学 国家专业代码:050302 校内专业代码:050302-1 二、培养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四年制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学生。 三、培养目标 广播电视学旨在培养掌握新闻学系统理论和具有一定文化素养,熟悉我国新闻、宣传政策和法规,全面了解新闻生产流程,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地方精神,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创新性应用人才。毕业后能从事新闻传媒的信息采集、编辑、传播工作及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。 四、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: (一)基本素养 1.思想政治素质 (1)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,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价值观和人生观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 (2)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、事业心和责任感,有热爱家乡、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和信念。 (3)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。 2.文化素质 (1)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审美能力。 (2)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,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。 3.身心素质 (1)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,体质测试结果达到国家规定标准。 (2)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。 (3)具备健全的心理。 4.关键能力 (1)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础等工具性知识、应用技能; (2)有较强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能力; (3)学会自我管理、与他人合作,掌握基本礼仪,学会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; (4)具有创新能力,受到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、训练; (5)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职业精神,能适应社会需求,能动手实践和解决新闻行业实际问题。 (二)专业素养 (1)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及相关知识点,形成专业思想; (2)具有新闻价值判断能力、新闻处理能力,掌握新闻采访、写作、编导、摄录、制作、播音、评论、策划各环节的基本职业能力,具备良好的新闻素养,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进一步学习的能力; (3)了解新闻前沿动态和新闻行业发展规律。掌握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发展规律;了解新闻前沿动态,能把握新闻传播业发展基本方向; (4)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运用技能,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搜集的一般方法,能够熟练的运用新媒体传播技术。 (5)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,具有宽厚的人文素养,科学的思维方式,简洁、流畅的语言表达; (6)具有从事新闻行业的实践经历与体验。 五、学制 标准学制为4年。允许其延长学习时间,最长可延长2年(不包括休学、保留学籍时段)。 六、毕业学分要求与授予学位名称 修完规定的必修课程、限选课程,修满任选课程16学分,总学分达到177学分,毕业体质测试成绩50分及以上,并达到相关规定,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。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 七、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 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构成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平台 通识必修课 必修 35 19% 通识选修课 选修 限选 9 10% 任选 8 专业教育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29 63%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39 专业方向课程 选修 限选 19 任选 10 专业实践 必修 18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 基础性实践 必修 4 8% 综合教育 选修 限选或任选 8 总 计 179 实践教学学分构成表 本专业总学分 其中实践教学学分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(%) 课堂实践教学折合学分 集中实践教育学分 179 33 34 36% 选修课程学分构成表 本专业分总学分 其中必修课程学分 其中选修课程学分 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(%) 115 68 29 25% 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构成表 创新创业教育总学分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学分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学分 7 4 3 八、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。 九、主要课程 新闻学概论、传播学概论、广播电视概论、新闻采访与写作、非线性编辑、融媒体报道、数据分析与呈现 十、教学周数 每学年设置春、秋两个学期,每学期一般为20周。其中新生第一学期教学14周,入学教育和军训2周,复习考试2周,机动2周;第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学期教学18周,复习考试2周;第七学期教学12周,集中实习时间6周,复习考试2周;第八学期教学14周。 十一、课程计划表 见附表。 十二、产教融合实施方案 案例:2.行业参与课程教学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总学时 其中行业专家授课学时 实施方式 新闻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 54学时 6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3次讲座 广播电视概论 专业基础课 54学时 4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新媒体概论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2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1次讲座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6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3次讲座 媒介素养通论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2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1次讲座 广告学概论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2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1次讲座 传媒经济学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4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专业基础课 36学时 4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新闻采访与写作 专业核心课 144学时 20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10次讲座 新闻摄影 专业核心课 54学时 4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电视摄像 专业核心课 54学时 4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媒介文化 专业核心课 36学时 2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2次讲座 电视栏目研究与策划 专业核心课 36学时 8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3次讲座 品牌营销战略 专业方向课 36学时 6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3次讲座 黔南地方文化 专业方向课 36学时 6学时 行业专家协同授课,其中聘请1-2名行业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3次讲座 案例:3.行业参与实践教学指导 实践环节名称 实施办法 周末见习制度 将大二、大三年级学生以小组编队的形式,在教学运行周到黔南州级媒体进行课程见习。 毕业实习 时间安排在大三学年暑假及大四学年第一学期前六周,共计12周,黔南州州级媒体采取集中实习方式,其他地区媒体采取分散实习的方式,安排年富力强、有责任心的老师带队,进行毕业集中实习。 毕业论文写作 与学校毕业论文安排时间保持一致,方式上以师生双向选择的方式,确定论文指导老师,再结合教师研究专长与学生研究兴趣,确定选题。 毕业作品设计 鼓励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创作,可在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之间二选一。创作形式多样化,包括但不限于电视节目、专题片、纪录片、电影、广告作品等方式,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。 十三、说明 1.学时类型中“行业参与”列,指相关行业专家参与授课课时。授课的形式可采用专题讲座、集中短期授课等形式。“教师与行业专家协同授课”是指本校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授课。 2.本专业4年所修课程总学时约为18学分。一般理论18学时计1学分;课内实验课18学时计1学分;毕业实习计6学分、毕业论文(设计)计8学分。 3.第一学期新生入学,课堂教学时间按14周计算;第二学期至第六学期按18教学周进行教学。第六学期到第七学期暑假期间,安排为期6周的专业实习,第七学期安排6周专业实习。集中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及见习,第七学期运行教学周12周。第八学期延长分散实习。 4.毕业设计工作在第六学期启动,延续到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,与第七学期的专业实习同时进行。第八学期上半学期(3月中旬至4月底)集中评阅并完成答辩,第十周结束毕业班的教学考核工作。 制订日期:2018.04.30 附表:广播电视专业课程计划表 1. 通识教育平台 课程类型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学组织形式 总学时 学时类型 修读学期 周学时 考核方式 任课单位代码 理论 实验 实践实训 行业参与 通识课程 必修 TSB001500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课堂教学及在线学习 42 36 6 1 3 * TSB0015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课堂教学及在线学习 54 48 6 2 3 √ TSB0015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课堂教学及在线学习 36 30 6 3 2 * TSB00150040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课堂教学及在线学习 108 72 36 4 4 √ TSB00150050 形势政策与民族团结教育专题 2 专题和实践 36 18 18 * TSB00150060 贵州省情(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概况) 1 专题 18 18 * TSB00040011 大学英语I 3 课堂教学 56 48 8 1 4 √ TSB00040012 大学英语II 4 课堂教学 72 52 20 2 4 √ TSB00040013 大学英语III 4 课堂教学 72 52 20 3 4 √ TSB00090011 大学体育I 1 课堂教学 36 4 32 1 3 √ TSB00090012 大学体育II 1 课堂教学 36 4 32 2 2 √ TSB00090013 大学体育III 1 课堂教学 36 4 32 3 2 √ TSB00090014 大学体育IV 1 课堂教学 36 4 32 4 2 √ TSB00080010 大学计算机 3 课堂教学或在线学习 72(文科)72(理科) 3636 3636 12 44 * 小计 35 710 备注:大学计算机:通过入学测试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,课程成绩按测试成绩计;可选择课堂学习、也可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在线学习。 通识选修 限选 TSX01012010 普通话 2 混合式教学 在第6学期前,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20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1 在线学习 在第6学期前,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30 应用文写作 1 课堂教学或混合式教学 在第6学期前,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40 学术论文写作专题 1 混合式教学 在第6学期前,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50 现代礼仪(教师礼仪) 1 混合式教学 在第6学期前,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60 创新创业基础 2 在线学习 第5-6学期完成学习并通过考核 TSX0101207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在线学习 第2学期开设 任选 人文社会科学类/自然科学类/信息技术类/艺术鉴赏类/创新创业类 8 课堂教学或在线学习 第7学期前,通过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自主选择学习。 小计 18 备注:“限选”课程为必须选修的课程;“任选”必须修满学分,具体课程可通过全校性通识选修课程库自主选择;混合式教学、在线学习需通过 “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网络教学平台”注册学习。 2. 专业教育平台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教学组织形式 总学时 学时类型 修读学期 周学时 考核方式 任课单位代码 理论 实验 实践实训 行业参与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ZJB0101201 新闻学概论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54 44 / 6 4 1 4 √ 01 ZJB0101202 广播电视概论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54 46 / 4 4 1 4 √ 01 ZJB0101203 传播学概论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2 2 √ 01 ZJB0101204 视听语言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1 2 * 01 ZJB0101205 中外新闻发展史 3 课堂教学 54 54 / / / 2 3 √ 01 ZJB0101206 舆论学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22 / 14 / 7 2 * 01 ZJB0101207 新媒体概论 2 课堂教学+行业参与 36 34 / / 2 3 2 √ 01 ZJB0101208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 2 课堂教学+行业参与 36 30 / / 6 4 2 * 01 ZJB0101209 媒介素养通论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36 30 / 4 2 4 2 * 01 ZJB0101210 公共关系学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5 2 * 01 ZJB0101211 广告学概论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36 22 / 10 4 3 2 √ 01 ZJB0101212 传媒经济学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36 30 / 4 2 7 2 √ 01 ZJB010121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 课堂教学+行业参与 36 32 / / 4 4 2 √ 01 小计 29 522 452 / 42 28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ZHB0101201 新闻采访与写作(上) 4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72 32 / 30 10 4 4 * 01 ZHB0101202 新闻采访与写作(下) 4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72 32 / 30 10 5 4 √ 01 ZHB0101203 新闻摄影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+实验 54 20 20 10 4 2 3 * 01 ZHB0101204 电视摄像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+实验 54 20 20 10 4 3 3 * 01 ZHB0101205 非线性编辑 3 课堂教学+实验 54 27 27 / / 4 3 √ 01 ZHB0101206 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 3 课堂教学+实验+实践实训 54 10 36 8 / 5 3 * 01 ZHB0101207 媒介融合报道 3 课堂教学+实验+实践实训 54 20 18 16 / 6 3 √ 01 ZHB0101208 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54 20 34 / / 6 3 * 01 ZHB0101209 出镜报道与主持 4 课堂教学+实验+实践实训 72 30 32 10 / 6 4 √ 01 ZHB0101210 报刊新闻编辑 3 课堂教学+实验 54 28 26 / / 6 3 √ 01 ZHB0101211 新闻评论 3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54 34 / 20 / 7 3 √ 01 ZHB0101212 图形图像处理 3 课堂教学+实验 54 27 27 / / 3 3 * 01 小计 39 702 300 240 134 28 专业方向课程 限选 ZKX0101201 品牌营销战略 2 课堂教学 36 30 / / 6 6 2 * 01 ZKX0106202 音响与照明 2 课堂教学+实验 36 20 16 / / 3 2 * 06 ZKX0101203 受众分析 2 课堂教学+实验 36 22 14 / / 3 2 * 01 ZKX0108204 数据分析与呈现 3 课堂教学+实验 54 27 27 / / 5 3 √ 08 ZKX0101205 社会学统计方法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30 / 6 / 6 2 * 01 ZKX0101206 新闻发言人制度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20 / 16 / 7 2 * 01 ZKX0101207 专题片与纪录片制作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10 / 26 / 5 2 * 01 ZKX0101208 媒介文化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30 / 6 / 2 2 * 01 ZKX0101209 电视栏目研究与策划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36 20 / 14 2 7 2 * 01 小计 19 342 209 57 68 8 任选 ZKR0101201 地方文化产业与传播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30 / / 6 5 2 * 01 ZKR0101202 民间信仰与文化禁忌 2 专题+课堂教学+行业参与 36 30 / / 6 5 2 * 01 ZKR0101203 传播学经典作品导读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4 2 * 01 ZKR0101204 新闻经典作品赏析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4 2 * 01 ZKR0101205 跨文化传播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3 2 * 01 ZKR0101206 网络文学创作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36 / / / 3 2 * 01 ZKR0101207 前沿摄录技术 2 专题+实践实训+行业参与 36 10 16 10 / 7 2 * 01 ZKR0101208 调查性报道写作实践 2 课堂教学+实践实训 36 10 16 10 / 7 2 * 01 ZKR0101209 经典文学作品导读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6 2 * 01 ZKR0101210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2 课堂教学 36 36 / / / 6 2 * 01 小计 10 180 148 16 10 6 备注:任选课程学分为2选1,总修学分数为10 专业实践 必修 ZSB010101 周末见习 2 / 2周 / / / 2周 3、4、5、6 / * 01 ZSB010102 暑期见习 2 / 2周 / / / 2周 2、4 / * 01 ZSB010103 毕业论文(设计) 8 / 8周 / / / 12周 7、8 / * 01 ZSB010104 专业实习II(综合实践) 6 分散实习+集中实习 12周 / / / 6周 6、7 / * 01 小计 18 3.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 课程类别 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修读学期 考核方式 任课单位代码 基础性实践 必修 JCB0001001 入学教育 0.5 0.5周 1 * 安全教育 JCB0001002 毕业教育 0.5 0.5周 8 * JCB0030003 军事理论及技能训练 2 2周 1 * JCB0001004 就业指导I、II、III、IV 1 1周 1、4、6、7 * 小计 4 4 综合教育 任选 SZR0001001 社会实践 1 学习及学分折算办法见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8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教育学分认定办法》。 SZR0001003 综合教育Ⅱ 劳动教育 7 创新性实践 先进个人、职业资格认证、学科竞赛、学术科技活动、校园文化活动、学生管理等。 小计 12 备注:综合教育的“任选”指的是指具体内容可自主选择。 4.合计 本专业课堂授课总学时:2780学时,其中,通识课710学时,通识限选课程180学时,任选72学时,专业基础课522学时,专业核心课702学时,专业方向课程522学时,综合教育基础性实践72学时。总学分:179学分,其中任选课学分:10学分。 学期学时分配:第1学期共12周,预计周学时24学时;第2学期共18周,预计周学时22学时;第3学期共18周,预计周学时23学时;第4学期共18周,预计周学时23学时;第5学期共18周,预计周学时20学时;第6学期共18周,预计周学时21学时;第7学期共12周,周学时13学时;第8学期共20周,周学时0学时。 上一条:2018版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条:2018版汉语言文学专业(师范类)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